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杠杆炒股软件搜加杠网-【东方资本】,如何操作杠杆交易,每日推荐股票怎么看,碳中和股票一览表

我所知道的智能電表就是這樣的

居家過日子總少不了水電煤氣。不過最近,網絡上有一則消息在很多業主群里瘋傳,消息稱:陸續有不少市民發現,自己家更換了智能電表后,自己用電習慣并沒有改變,但電費卻蹭蹭往上漲!消息還說,中國75%的電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原因是一些電力公司私下要求企業在生產電表過程中將電表調快。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在電子化的今天,大多數家庭的電表都從原來的轉盤式機械表更換為了電子表。可是,網絡上,一則題為《電表被加速》的文章,讓智能電表成為熱議話題。文章說:中國75%的電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而電表“走得快”的原因是一些電力公司私下要求企業在生產電表過程中將電表調快。那么,電表生產企業真的會這么做嗎?記者撥通了一家電表生產企業的電話進行了咨詢。

浙江某電表生產企業工作人員: 這個是不存在的。我們的電表在生產的時候就有檢定,出場后也有當地相關質檢機構進行再次檢定。都是合規合法的,如果真的出現問題,那可是法律層面的事情,是違反《計量法》的。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每一只電表在出廠前都會經過一檢、二檢、三檢,三道關全部合格才會出廠。那么,在生產企業的自檢后,電表還會不會可能被做手腳呢?

這里是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江西境內每一戶居民的智能電表從出廠到入戶安裝前都必須通過這里的檢測。

國家電網江西省有限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 王愛民: 電表來了以后我們會分裝到箱子里,然后就會上檢定線。全程都是自動化的,由機械手抓取電表,自動加電、加壓、檢定。全程是不需要人工參與的。工作人員就是對流水線進行看護,比如卡殼了、傳送誤差之類的進行人工調整,不會對電表進行接觸。

王主任告訴記者,智能電表從外部沒有可調節的地方,電表計費全部都是通過內部芯片,如果要調校就必須打開外殼,但這樣的話,電表是無法通過檢定的。

國家電網江西省有限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 王愛民:電表上有兩個封簽,一個是廠家出廠的時候蓋的,一個是我們這里檢定后蓋的。如果要打開電表,這兩個封簽就會被破壞掉,所以不存在人為調快的情況。

國家電網江西省有限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 王愛民: 我們這里的單相電表年平均合格率有99.91%,而且不合格產品已經通過流水線剔除出去了,不會流入居民家中。除了我們自己檢定,在我們這里還有第三方的檢定機構對我們檢定后的電表再進行抽檢,整個過程是非常嚴格的。

由此看來,智能電表在設計上已經杜絕了后期人為改裝、調校的可能。但網絡上那則消息指出,有兩種情況會導致智能電表加速計量。其中一個說法是電力部門給用戶安裝的電表的額定電流大多為5A,相當于用一個1200瓦的熱水壺燒水時所達到的電流值,一旦家里電器再多一些,電流使用情況超過5A這個額定值,電表就會以正常值幾倍的速度飛快旋轉。第二個說法是,民用電壓基本在220V—237V范圍內波動,只要電力公司稍稍控制一下電壓,電壓的升高也會使電表轉速加快。那么,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工作人員做了一個試驗。

國家電網江西省有限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 王愛民: 現場試驗,無論是正常、242v電壓、60A這三種的哪一種情況,電表的誤差始終在0.04%上下,而國家標準是2%。

網絡文章還說,智能電表的用電量也被計入了用戶用電數中。這種說法又是否可信呢?

東華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 李躍忠:從原理上這是不會的。大家只要做個實驗,把你家的總閘關掉,如果電表還能正常點亮,說明它的電源并不在用戶家里,自然也不會計費了。

可以看出,智能電表被人為調快是無稽之談。但為何還會有網友在下面跟帖,說自家的電費上漲和更換了智能電表有關呢?

東華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 李躍忠:老式電表啟動電流大,家里用電器待機、手機充電器充電可能都不會走。現在智能電表能夠精確統計。其次就是階梯電價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養成好的用電習慣。

國家電網江西省有限公司營銷部計量處處長 劉強:根據我們統計,居民用電量在客觀上也在上升,這也是居民反映電費高了的一個原因。如果說居民對電表計數有疑問,可以去電力公司營業網點提出重新檢定申請,我們會出具檢定報告。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繼續向上一級電力部門反映。

看來,網絡上看似有理有據的消息,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謠言。在記者對市民進行隨機采訪時,大多數市民都表示并未感覺電費有明顯變化。

記者還發現,這則謠言其實早在2005年就已經出現,文章里的實例、說法一模一樣,只不過發生的地點不同。每到夏季或者冬季,該謠言就會死灰復燃。不僅如此,去年8月,河南新鄉、廣東梅州、福建晉江三地的三名男子因為傳播該謠言,受到了行政拘留的懲罰。

從口口相傳到現代通訊,無論傳播方式如何變,不變的是謠言帶來的影響和中傷。面對各種換湯不換藥、時不時就會冒出的謠言,我們每個人都要理性分析對待多一份警覺,不輕易上當、更不要輕信傳言。

(記者:袁權)

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原文地址:我所知道的智能電表就是這樣的

7*24小時服務